上甘岭战役世界都蒙了_上甘岭战役世界都蒙了知乎
我很荣幸能够为大家解答关于上甘岭战役世界都蒙了的问题。这个问题集合囊括了上甘岭战役世界都蒙了的各个方面,我将从多个角度给出答案,以期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求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2.上干领战役的历史意义
3.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
4.真实的上甘岭战役是什么样的?
5.上甘岭战役到底有多惨烈 双方伤亡对比
6.上甘岭战役是哪一历史事件
求上甘岭战役的资料
在我军发起夏季战术反击后,敌人认为它已经在作战上丧失主动权。为了迫使我军转入守势,扭转其被动局面,同时谋求在谈判中的有利地位,美国军队首脑决定马上组织进攻作战。
10月8日,美方代表单方面宣布无限期休会。紧接着,美国方面在军事上又施加压力。10月14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便以上甘岭地区为主要进攻目标,发动了一年以来规模最大的“金化攻势”(代号为“摊牌作战”)。
“金化攻势”的攻击目标是我中部战线要点五圣山前志愿军两个连据守的两个高地(597.9高地和537.7高地)。由于高地下有一个小村庄叫上甘岭,志愿军抗击敌进攻的这次战役便被称为“上甘岭战役”。
敌军这次进攻由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亲自计划,同时亲自指挥作战。10月12日起,敌方首先以航空兵、炮兵对我五圣山、上甘岭及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阵地,实施了连续两天的火力突击。14日3时起,敌人又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猛烈炮火准备。凌晨5时,以美7师、韩2师各一部共七个营的兵力,在105mm以上口径火炮300余门、坦克30余辆、飞机40余架的支援下,分六路向我第15军45师135团防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发起猛攻。与此同时,美7师、韩9师各一部共四个营的兵力,分别向我第44师、第29师正面多个阵地实施牵制性进攻。
防守上甘岭两个阵地的我135团9连和1连在仅有15门山、野、榴炮和12门迫击炮支援下(午后山、野、榴炮增加至43门),主要依靠步兵武器、依托坑道和野战工事顽强战斗。战至13时左右,我野战工事几乎全部被毁,人员伤亡较大,表面阵地大部被敌占领,我防守部队转入坑道作战。19时,我乘敌立足未稳,组织四个连的兵力实施反击,又恢复了表面阵地。当日,我军毙伤敌近2000人。
我第45师调整部署,将准备用于反击注字洞南山的两个炮兵营调至上甘岭地区,以134团两个营和133团一个营分别加入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防御,并将师指前移至德山岘,集中力量粉碎敌人对上甘岭地区的进攻。
15~18日,敌人又先后投入两个团又四个营的兵力,在猛烈火力支援下,继续向我两个高地发动猛攻。我防守部队与敌反复争夺,阵地昼失夜复,战斗异常残酷激烈。至18日,我两高地的表面阵地全部被敌占领。
19日晚,我第45师分别以三个连的兵力,在坚守坑道部队配合下,对占领两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实施反击,一举恢复了阵地。在反击597.9高地的战斗中,我第135团2营通信员黄继光为打开冲击道路,掩护分队突击,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机枪工事的发射孔,保证了战斗的胜利。
20日,敌又以两个营的兵力,在飞机30架和大量炮兵配合下向两高地进行轮番攻击。激战终日,除597.9高地西北山腿的三个阵地外,其余表面阵地又相继为敌占领。我防守部队再次退守坑道坚持战斗。战役的第一阶段结束,开始了艰苦的第二阶段作战。第一阶段,敌我双方在不足四平方公里的阵地均投入大量有生力量,敌人投入了七个团共17个步兵营,我投入三个团21个步兵连。据不完全统计,我军共歼敌7000余人,我伤亡3200余人。
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后,敌人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仍不愿放弃进攻。10月21日后,敌人一面以各种手段围攻我坑道部队,一面为继续实施进攻进行部署调整,并调遣韩国第9师为战役预备队。
此时,我第45师人员物资消耗较大,暂时无力组织较大的反击。为进一步坚守和实施反击创造条件,第45师奉命重点转入坚守坑道作战,以争取时间,为进行最后粉碎敌人进攻、恢复全部阵地的决定性反击作准备。
敌人为巩固已占阵地,对我坚守坑道的部队采取了封锁、轰炸、爆破、熏烧、堵塞坑道口或向坑道内投掷毒气弹等残暴手段进行围攻。我坚守坑道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高度发挥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团结一致,积极作战。战役中,第15军有16个连队的人员在表面阵地失守后退入一个坑道。洞内空气污浊、缺粮、缺弹,尤其是缺水。洞内人员在建制已被打乱,伤员又占多数的情况下,组织了临时党支部和党小组,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直至最后胜利。
从10月21日至29日,我坚守坑道部队共组织班、组兵力,以夜袭手段出击158次,除9次未能奏效外,其余均获成功,共计歼敌2000余人,并恢复了7处阵地。。同时,坑道部队还采取冷枪狙击的战术大量消灭敌人。在此期间,我二线部队为了支援坑道部队作战,曾以两个班至五个连的兵力,在炮兵和坚守坑道部队配合下,向597.9高地反击五次,向537.7高地北山反击七次。同时第15军抽调战斗部队和各师团机关人员组织火线运输人员,冒着炮火封锁通过数十里山路向坑道提供物资补给。
为了直接配合坑道作战和进行反击准备,第15军以第29师和第44师先后攻歼了上甘岭以西柏德里东山和平康以南万渊里地区之381高地、391高地之敌,共歼敌3000余人。
我军在坚持坑道作战的同时,紧张地进行对敌实施决定性反击的准备工作。10月20日,第3兵团决定将从一线阵地撤出、正准备休整的第12军调往五圣山地区作为战役预备队,同时以第15军29师接替第45师除597.9高地和537.7高地以外的全部防务,以使第45师全力投入上甘岭作战。另将炮7师一个营、炮2师四个连和高射炮兵一个团加强给第15军。同时还给第45师补充了1200余名新兵。
10月29日,我军实施决定性反击的准备工作就绪,并已进行了两天的预先火力准备,将敌占表面阵地工事基本摧毁。
10月30日战役终于进入第三阶段。当日21时,第15军以第45师五个连、第29师两个连与坚守坑道部队配合,在山、野、榴炮50门、火箭炮24门、迫击炮30门的支援下,开始对597.9高地之敌实施反击。坚守坑道部队三个连首先对敌发起冲击,随即坑道外部队七个连进入战斗,对敌实施两面夹击。经五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四个连,并打退敌一个营的多次反扑。至31日夜,除1个班阵地外,597.9高地全部为我收复。
11月1日,敌人又发动六个营的兵力向我597.9高地冲击十四次,我坚守部队在纵深炮火支援下,均将敌击退,毙伤敌1500余人。当日晚,我预备队第12军第31师第91团投入战斗,并增调9个炮兵连参战(支援火炮达到了21个连73门,另火箭炮6个连24门)。次后2日~5日,敌人集中美7师、空降187团各一部以及韩国第9师和哥伦比亚营,每日均以一个营至一个团的兵力连续攻击。5日,第12均93团一个营投入战斗,同第91团最后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巩固了597.9高地的阵地。此次作战,我军共歼敌6000余人。
我军收复597.9高地后,随即准备反击537.7高地北山之敌。至11月10日,敌全部占领该高地表面阵地,据守之敌为韩2师的一个营。
11月11日16时25分,我第31师第92团两个连在山、野、榴炮70门、迫击炮20门和火箭炮24门的直接支援下,分两路发起冲击。激战至17时,夺回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全歼守敌。同时,第93团以一部兵力收复了我原放弃的597.9高地的一个班阵地。
12日,敌人以一个团的兵力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反扑。我军与敌人展开激烈的阵地争夺战,每天都要打退敌人数十次进攻。14日,第93团主力加入战斗。18日,第34师106团加入战斗。经过激战至25日,我终于打退了敌人疯狂反扑,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阵地。此时,敌人由于伤亡惨重,被迫将韩2师缓和美7师撤下整补,该两师防务由韩9师和美25师接替。随即,敌人的进攻基本停止。上甘岭战役以我军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
上甘岭防御战役共历时43天,敌我双方在不足四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区,均投入大量兵力、火力,进行了持久的反复争夺,战斗激烈程度前所罕见。
敌人先后投入进攻的兵力有:美7师、美空降187团(欠一个营)、韩2师(四个团欠一个营)、韩9师以及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共11个团两个营(战役中并补充新兵9000余人),另有1个炮兵营105mm口径以上火炮300余门,坦克170余辆,出动飞机3000余架次,总兵力6万余人。
我军在战役中出动部队有:第15军之第45师、第29师,第12军之第31师及第34师1个团,榴弹炮兵第2、第7师,火箭炮兵第209团,第60军炮兵团,高射炮兵第601、第610团各一部,共山、野、榴炮115门,火箭炮24门,高射炮47门,另有工兵第22团第3营、担架营,总兵力约四万余人。
战役中敌人共发射炮弹190万发,投掷炸弹5000余枚,我两个高地的土石被炸松一至两米。我方发射炮弹40余万发,亦属空前。该战役的炮兵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役,我军共毙伤俘敌2.5万余人,我军伤亡1.15万余人,敌我伤亡比例2.21:1。我军击落击伤敌机270余架,击毁击伤敌大口径炮61门、坦克14辆。据敌方自称,战役中其物资损失仅仅次于1950年全年的消耗。
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却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既是用原子弹野不能把狙击兵岭(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五圣山)上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上干领战役的历史意义
国内历史评价: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的胜利是朝鲜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的胜利。美国军队在上甘岭的失败是侵略战争的失败,是美国侵略者的失败,是霸权主义的失败。这就是上甘岭战役胜败的根本因素。所以,一切正义的战争必将获得胜利, 朝鲜战争的胜利也向世界宣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打败世界上最强的敌人,有能力维护国家的完整,包括台湾。
美国历史评价:从实际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在开城举行和平谈判时就已结束。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已得到了各自原先打算得到的东西,而且也决不会再得到更多的东西。随后进行的两年战争,真是可悲可叹,令人难以想象;它简直不能叫做战争,因为基本上毫无目的可言,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都一无所获。要防守或夺取一座山头,实际上都要付出数千人的代价,但是这种战斗实质上并没有加强己方的阵地,也没有削弱对方的阵地。为争夺山头而进行的无数次血战,只会对局部战术形势产生影响,而敌对双方的整体战略形势却未受到影响。因此,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参战官兵都有一种独特的、几乎可以感觉到的绝望情绪,好像双方都在黑暗中朝着一个无法找到的出口摸索,但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双方又不断地互相进行盲目的猛攻拼杀。
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进行的坚守防御战役。这次战役于1952年10月14日开始,至11月25日结束,历时43天。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志愿军两个连阵地上,“联合国军”发动进攻,先后投入美军第7师,南朝鲜军第2、第9师等共3个多师6万余人的兵力、300余门大炮、近200辆坦克、3000余架次飞机,发射炮弹190多万发,投掷炸弹5000多枚,前后付出了近2.5万余人伤亡,被击落击伤飞机274架,被击毁击伤大口径火炮61门、坦克14辆,却几乎寸土未得,以惨败告终。
上甘岭战役无论在抗美援朝战争史上、在世界战争史上,还是在新中国精神风貌建设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彻底打掉了美军在正面战线发动进攻取胜的信心。
第二,证明志愿军正面战线的巩固性,极大的增强了志愿军进行阵地防御战的信心,同时使志愿军可以抽出精力来彻底解决侧后海岸防御薄弱的问题。
第三,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创造了世界现代战争史上坚守防御的典范。
第四,上甘岭战役创造了“上甘岭精神”。这种精神也成为了日后中国脊梁的代表,中国自此便再没怕过美国人,从此之后,每个中国人都会很自豪的说,我们打败过美国人,全世界就属我们不怕美国人,同时这种精神也极大了提高了建国初期国人的凝聚力,为以后国内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是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同义语。
真实的上甘岭战役是什么样的?
上甘岭战役为什么这么出名如果问你抗美援朝战争哪个战役最出名?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会说是上甘岭战役。其实,上甘岭战役之前的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之后的金城战役,规模都比上甘岭战役大,可是为什么单单上甘岭战役名气这么大呢?关于上甘岭战役,你可能还有很多不知道的。
上甘岭战役发生地不在上甘岭
上甘岭战役一开始是围绕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前沿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志愿军防御阵地展开的,防守这两个高地的是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的两个连又一个排,因此战斗一开始从我方看只是营规模的,敌人进攻投入7个营,算是师团规模的。
根据志愿军作战条令规定,军以下规模作战称为战斗,所以战斗开始后被称为“597.9和537.7高地战斗”,因为这两个高地都是无名山,只能以海拔高度命名。这两个高地后面的山洼里有个才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叫“上甘岭”。
一年多前,志愿军还在这个小村庄里召开过第五次党委扩大会议,研究第五次战役。但经过五次战役双方拉锯激战,上甘岭村庄已成为一片废墟,只是作为一个地名,出现在地图上。直到二十多天后,战斗发展到了战役规模,才以这个村名将这次战役命名为“上甘岭战役”。而美军称“金化攻势”,代号“摊牌计划”。
上甘岭战役不是抗美援朝战争最大的战役
上甘岭战役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43天,战场主要集中在面积仅3.7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附近进行,双方投入的兵力、兵器逐步增加,由战斗发展为战役,由营、团规模发展到师、军规模。
“联合国军”先后投入3个步兵师的8个团又2个独立营和空降兵1个团,火炮324门,坦克181辆,飞机约100架,总兵力6万余人。
战役中志愿军第15、第12军共投入3个师又1个团,火炮133门及工兵营、担架营等,总兵力达4万余人。不过,在上甘岭战役之前运动战时期的五次战役,以及上甘岭战役之后的金城战役(金城反击战)等,志愿军一次战役投入兵力都是至少6个军,20万人以上。相比之下,上甘岭战役规模要小多了。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最惨烈的战役
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对志愿军两个高地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共倾泻炮弹190余万发,最多一天30余万发;共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投弹5000余枚,最多一天出动250架次,投弹500余枚。
战斗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平均每秒钟就达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就有76枚炮弹爆炸。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许多岩石坑道也被炸短了三四米。
志愿军参战部队依托坑道与敌反复争夺29次,击退敌营以上规模冲锋25次,营以下冲锋653次。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而“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这样的伤亡率和日平均伤亡数,对美国人来说是个极其可怕的数字,因为美国认为伤亡率最高的太平洋战争中的硫磺岛战役,也只有32.6%。
战役中志愿军供应各种物资1.6万吨,实际消耗1.1万吨。其中弹药5530吨,平均日消耗128吨,战役中共发射炮弹40余万发。仅15军45师在23天的战斗中,就消耗10.65万颗手榴弹,4.6万颗手雷和1500余根爆破筒,这还不包括搜集敌方遗弃的手榴弹、手雷。
上甘岭战役坑道战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上甘岭战役的第二阶段就是最艰难的坑道斗争阶段。坑道战比阵地战更艰难。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对15军坑道采取筑垒封锁、石土堵塞、轰炸爆破、断绝水源、施放毒剂和烟熏等毒辣手段,妄图消灭坑道中的志愿军。
据一位在坑道里呆了20天的15军45师摄影员回忆:“坑道里被炸得一直在掉土,没有任何亮光,空气混浊。坑道里大小便不能及时处理,烈士的遗体不能及时掩埋,硝烟味、硫磺味、血腥味、屎尿味弥漫在坑道里,让人窒息。坑道里最缺的是水,压缩饼干根本就咽不下去。有的时候甚至要喝尿,但因没水喝,尿也很少啊……有一个坑道,10多名战士直到饿死,还端着冲锋枪守在坑道口。”
“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上甘岭战役坚持坑道战阶段的立功标准。两个高地的各个坑道,距五圣山主峰最近的地方仅500米,最远也不过1000多米,但要通过10道封锁线。即使到了坑道口,要进去也很难,每走一步,都可能流血牺牲。派去一个班,活着进坑道的只有三分之一,为送一壶水,甚至要付出几条生命。15军后勤部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机关和部队靠“匍匐运输”“接力运输”等方式,将3万发迫击炮弹和大量食品、物资送入坑道。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伤亡就达1700余人,占我军整个伤亡人数的14%。
上甘岭战役的坑道战,是战争史上的奇迹!15军军长秦基伟说:“在坑道斗争中,我们的战士就这样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革命军人的优秀品质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如志愿军第134团第8连坚守在597.9高地1号坑道,与敌反复争夺14昼夜,8连大小反击80多次,歼敌1000多人,缴获机枪50多挺,自动步枪,卡宾枪606支,给敌人造成巨大的消耗,对尔后的反击作战起了巨大作用。
上甘岭战役到底有多惨烈 双方伤亡对比
1952年10月,美国为了挽回朝鲜战场的颓势,以便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时可以赢得更多的筹码,对中国人民自愿军驻守的上甘岭阵地,发起攻击。中美双方谁也没有料到,争夺小小的上甘岭高地的战役,会变成一场人肉大战。美军前后投入6万多兵力,170多辆坦克,以及3000架次战机,对这块仅有3平方公里的两座山头,投下了190万枚炮弹。中国人民自愿军用4万兵力迎战,而且用遇强则强的战斗信仰击败了美军。
上甘岭战役的胜败,直接关系到停战后军事分界线的划分,换句话说,就是谁赢了谁就能得到更多的领土。因此为了上甘岭高地的两座山头,中美双方都志在必得,展开了反复的拉锯战。
战役时期中国人民自愿军,前后派出9个团,又加上2000多名的新兵战士,以及炮兵营和火箭营,发射了45万枚炮弹。
美国率领的联合国军,有10个团、1个空降师,以及两个新兵团,共发射190万枚炮弹,5000多枚航弹,因此有许多中国志愿军战士,不是被子弹打死的,而是被美军的炮弹活活震死的。
就在这块面积仅有3平方公里的地面上,中美双方共10万人的军队,展开了敌存我亡的生死决斗。上甘岭战役一共打了43天的时间,就在这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有4万名战士,永远地倒在了这个地方。
上甘岭战役的战况极其惨烈,是战争史上都非常罕见的,被称为“东方凡尔登绞肉机”。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涌现出了很多像黄继光一样的英雄人物。
扩展资料:
战役影响:
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持续鏖战43天,敌我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我军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美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并彻底消除了中朝方面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坚守阵地的忧虑,使得战线更加稳定。
还有就是因为此战志愿军上报击败美国在朝鲜最后的预备队-第187空降团,导致15军后来被改编为空降军,虽然从美军的记录来看,这个187团这一年一直呆在日本,没有参战的记录。
百度百科—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是哪一历史事件
说起抗美援朝战争,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词就是惨烈。当时,美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拥有许多先进的武器,而中国志愿军的武器还是缴获日本和国民党军队的,比起美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面对强大的美帝国主义,志愿军只能抱着舍生取义的精神去决一死战。上甘岭战役很惨烈吗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和长津湖战役给中国人以及全世界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上甘岭战役,战斗惨烈程度空前高,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高水平,作战双方伤亡都很惨重。
1952年10月,志愿军和朝鲜军队掌握了朝鲜半岛上的主动权。而驻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詹姆斯·奥尔沃德·范弗里特为了扭转局势,写信给远东军美军司令马克·韦恩·克拉克说要想扭转局势,必须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让对方陷入被动防守,后者同意了。“联合国军”制定了“摊牌行动”,企图改变朝鲜半岛的局势。
“联合国军”选择的作战地方为597.9和537.7高地,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597.9高地由西北和东北两条山梁组成,成“V”形,共有12个阵地。而573.7高地则由两个南北相对的驼峰山岭组成,北面被志愿军占领,南面被美军掌控。
10月14日,美军对志愿军15军的阵地进行了猛烈轰炸,尤其是597.9和537.7高地,每一秒有6枚炮弹落下来。志愿军战士们像坐在大海中的小船上一样,不停晃动,有一个年仅17岁的小战士被活活震死,可见当时的炮弹有多密集。15军军长秦基伟原本是想快速解决战斗,但看“联合国军”的架势战斗一时半会儿结束不了,于是迅速调整了作战计划,为前线战士准备了3个月的补给品,每一个连增加8000枚手榴弹。
期间,阵地多次失守,又多次收复。到第4天时,阵地上血流成河,到处都是尸体。整个上甘岭战役到11月25日才结束,4.3万名志愿军战士先后加入战斗,而“联合国军”参战的人数为6万余人。虽然双方在参战人数、武器上有差距,但志愿军战士凭借顽强的毅力,打赢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也打出了国威、军威,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40多天的时间里,双方在3.7平方公里的高地上进行了一场十分惨烈的厮杀。美军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志愿军战士的阵地被削低了整整2米,我军击退了“联合国军”900多次。
上甘岭战役令“联合国军”损失惨重,志愿军彻底消除了中朝两国关于在美军绝对优势下能否坚守阵地的顾虑,让战线更加稳定。我军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我军伤亡率为20%以上,有的连队只剩下了几名战士,这场战役的胜利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而“联合国军”的伤亡率超过了40%。自负的美军吃了大亏,他们从没有把志愿军放在眼里,自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没想到被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狠狠打了脸。他们很挫败,从而失去了能取得胜利的信心,也打消了发动大规模战役的念头,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上甘岭战役的影响一、志愿军总结
我军坚持坑道斗争必须在坑道里人员、物资条件允许,与上级通讯联系畅通的情况下,坚持一定时间,并要抓紧时机向坑道及时补充人员和物资,还必须要有纵深部队的战术、火力、物质、精神的有力支援。
同时,坑道部队也要积极组织班、小组为单位的小规模偷袭、强袭、骚扰等战斗活动,对占领表面阵地之敌进行反击或牵制。纵深部队则要组织狙击手或火炮压制敌对坑道口的破坏,切实保护坑道。
恢复阵地的基本方法是组织强有力的反击,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坑道内外部队相互配合,里应外合;也可以将部队事先运动进坑道,再依托坑道发动反击。并且要有反复争夺的充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
这场战役也反映了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重要作用,志愿军在战役中物资消耗之大,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量,是史无前例的。志愿军后勤机关在秋季反击作战的物资储备基础上,实行重点保障,对上甘岭的所有需要竭尽所能予以满足,还动用了后勤部门留做机动力量的汽车连加强运输保障。
二、美军总结
6个星期的艰苦奋战过去了,联合国军司令部所属部队控制了狙击岭的一部分,但失去了整个“三角山”。在“三角山”战斗中,他们由最初的2个营的兵力发展到2个师以上的兵力,死伤人数由200人增加到9000人。
尽管中国人大概在这场战斗中耗费了10000名士兵,但是他们丝毫不感到缺乏兵力,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表现了为夺取有战术意义的高地,他们是愿意付出重大牺牲的。“三角山”之战,中国军队以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扭转了白马山之战的败局,并且迫使联合国军停止进攻。
上甘岭战役是朝鲜战争后期僵持阶段的一次主要战役,在中美两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人民志愿军所取得的辉煌胜利,使得上甘岭成为一座丰碑!
一、上甘岭战役简介
名称:上甘岭战役
地点: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村庄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
时间:1952年10月14日——11月25日
参战方:中国人民志愿军,美韩军为主的“联合国军”.
主要指挥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范佛里特.
参战方兵力:志愿军4.3万人,“联合国军”6万余人.
伤亡情况:志愿军伤亡1.5万人 ,“联合国军”伤亡2.5万人.
结果:中国人民志愿军胜
主要英雄人物:特等功臣、特级英雄黄继光,特等功臣、一级英雄孙占元.
二、上甘岭战役胜利的三大法宝
1、坑道;
2、火炮;
3、手榴弹.
三、上甘岭战役胜利的意义
1、上甘岭战役是在两个连阵地上进行的,作战地域之狭窄,投入兵力之多,战役持续时间之长,火力之猛烈,伤亡之惨重,战斗之激烈,都是古今中外战争史所罕见.
2、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国威军威,向世界显示了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美第七师和韩第二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的伤亡,迫使美军将战略预备队美第二十五师和韩第九师调上来,进一步加剧了其后备兵力不足的缺陷,并彻底消除了中朝方面关于能否在美军绝对优势火力下坚守阵地的忧虑,使得战线更加稳定,从而加速了谈判的进程.
好了,今天关于“上甘岭战役世界都蒙了”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上甘岭战役世界都蒙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